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获悉,6月20日零时起,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,客货运输提...
(抗击新冠肺炎)济南有序恢复堂食 初中毕业年级启动复课 中新网济南5月9日电 (记者 赵晓)5月8日0时至2...
中新网北京5月9日电 (记者 陈杭)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、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...
中新网哈尔滨5月9日电 (记者 刘锡菊)9日,哈尔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布关于调整南岗区部分...
(相关资料图)
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(记者张辛欣)记者2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,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、国家能源局、国家标准委印发《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(2023—2035年)》,通过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,引领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等创新发展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,新产业是指应用新技术发展壮大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。标准化在推进新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、引领性作用。方案以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和抢抓未来产业发展先机为目标,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8大新兴产业,以及元宇宙、脑机接口、量子信息等9大未来产业,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、制定、实施和国际化。
方案提出2025年、2030年和2035年的“三步走”目标。其中,到2025年,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、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准加快形成。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成果的比例达到60%以上,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更加高效。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00项以上,培育先进团体标准300项以上,以标准指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加有力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说,方案根据新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标准化需求,分解设置了建体系、强能力、抓新兴、谋未来、拓空间五项主要任务。特别提出全面推进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,明确重点标准研制方向,并以专栏形式细化分解标准研制重点。
这位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,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标准研究,为加快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。
标签: